中国启动“全民老龄化认知”工程,构建“积极老年观”成国家战略
【政策聚焦】中国启动“全民老龄化认知”工程,构建“积极老年观”成国家战略
一、顶层设计落地:五部门联手推动“老龄化国情教育”全民化
民政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应对人口老龄化从物质保障层面,全面上升到社会意识与全民认知重塑的新高度。《意见》明确将推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旨在使应对老龄化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与自觉行动。
二、四大教育核心:从形势认知到文化传承
《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主要内容,构建起清晰的教育框架:
形势教育——客观分析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政策法规——普及国家老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
理念革新——推广“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现代理念
文化传承——弘扬孝亲敬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全覆盖教育体系:从党员干部到青少年
为确保教育实效,《意见》创新构建了多层次教育实施路径:
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强化党政干部的国情认知与责任担当
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从青少年阶段树立正确老龄观
嵌入老年教育体系——通过老年大学、老年科技大学等渠道普及
组建专业宣讲队伍——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等)为核心组建国情教育宣讲团
四、资源保障与平台建设:打造国家级支持体系
为保障国情教育顺利实施,将同步推进基础能力建设:
建立国家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专家库
推进线上学习平台建设,依托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数字化载体
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资源支撑体系
五、激活基层老年组织:五部门发文促进老年协会健康发展
同步印发的《关于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意见》着力激活基层老龄工作力量:
多渠道经费支持——鼓励公益捐赠、社会力量参与
活动场所保障——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发挥双重作用——既服务老年人需求,又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
精准帮扶——组织低龄老年人帮扶特殊困难群体,构建老年互助网络
战略意义:从“应对挑战”到“把握机遇”的认知革命
此次政策组合拳的推出,代表着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升级:
理念转变:将老年人视为宝贵的社会资源而非单纯负担
体系构建:形成从国家到基层、从线上到线下的全方位教育网络
代际融合:通过青少年教育与基层参与,促进全年龄层的社会整合
中国特色:将现代老龄观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有机结合
这系列举措不仅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奠定思想基础,更在全球人口结构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