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按下“加速键”,央行证监会联手打出政策“组合拳”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今日在京启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同日发声,释放出一系列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优化宏观调控的重要信号。此次政策“组合拳”涵盖债券市场操作、个人征信救济、数字人民币发展、虚拟货币监管及资本市场开放等多重维度,被市场视为中国金融体系在复杂环境下的系统性回应。

一、货币政策新工具: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释放流动性管理新信号
潘功胜明确表示“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此举被解读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上的重要完善。通过买卖国债调节市场流动性,不仅有助于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也将进一步增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与传导效率,为金融市场提供更稳定的流动性环境。

二、普惠金融新举措:推出个人信用救济政策,精准修复疫情后居民信用记录
在普惠金融领域,央行提出一项具有人文关怀的政策: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具体而言,对疫情以来违约金额较低且已还款的个人,其违约信息将不在征信系统展示。这一政策既体现了对特殊时期困难群体的政策支持,也维护了信用体系的严肃性,预计将于明年初落地实施。

三、数字货币新布局:优化数字人民币体系,扩大运营机构范围
在数字金融前沿领域,潘功胜宣布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重点研究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中的定位,并支持更多商业银行参与运营。这一举措标志着数字人民币从试点推广进入体系化建设新阶段,为构建现代支付体系奠定基础。

四、金融安全新防线:持续打击虚拟货币炒作,密切跟踪境外稳定币风险
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央行明确将继续保持对境内虚拟货币经营和炒作的高压态势,同时密切跟踪评估境外稳定币发展。这体现了监管部门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清晰思路。

五、资本市场新改革:创业板上市标准优化,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将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特征的上市标准。这一改革旨在为“三新”企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直接服务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

六、对外开放新突破: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外资准入“绿色通道”落地
证监会同日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通过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举措,为境外投资者创造更加便利的制度环境。其中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配置型外资准入绿色通道等举措当天立即实施,展现了中国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效率。

政策启示:系统性改革引领金融高质量发展
此次金融街论坛释放的政策信号具有明显系统性特征,呈现出三大趋势:

  • 宏观调控精细化:从国债买卖操作到个人信用救济,体现政策精准滴灌

  • 金融改革体系化:从创业板改革到数字人民币定位,展现顶层设计思路

  • 对外开放务实化:从外资绿色通道到高效审批,彰显营商环境优化决心

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实施,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金融支撑,也为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创造更加确定、透明的制度环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