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谈判全面停摆!佩斯科夫放话“乌将更不利”,四大矛盾堵死和平路?

局势骤变:俄乌谈判按下 “暂停键” 的 48 小时

2025 年 11 月 12 日,乌克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基斯利察的声明率先打破僵局:因年内数轮谈判 “毫无实质进展”,乌方将在 2025 年底前全面停止与俄对话。仅隔一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硬回应:基辅单方面关闭对话渠道,俄方 “被迫继续特别军事行动”,且乌方未来必将 “在更不利处境下重返谈判桌”。
这场突如其来的停摆,让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再度滑向 “以打代谈” 的危险边缘 —— 就在停摆声明发布当晚,俄军对基辅发动导弹袭击引发火灾,乌军则用 “风暴之影” 导弹重创俄布良斯克化工厂(火箭弹燃料关键生产基地),军事对抗烈度同步升级。

立场对决:俄 “以打促谈” 与乌 “以拖待变” 的博弈

1. 俄方:“和平姿态” 下的军事底线

佩斯科夫的表态暗藏三重战略逻辑:
  • 道义占位:反复强调 “俄方始终开放外交途径”,将停谈责任归咎于乌方 “立场恶化”“无视外交礼仪”,呼应普京此前提出的 “特别军事行动四大目标”(消除危机根源、持久和平、俄国家安全、俄语族群权益);
  • 军事施压:以 “继续行动至目标达成” 相威胁,暗指当前战场优势 —— 乌军近期反攻乏力,而俄方掌控的能源设施与战略要地形成牵制;
  • 筹码制造:直指乌方破坏战俘交换协议(1200 名应交换人员仅落实 30%),试图削弱乌方国际道义形象。

2. 乌方:“停谈托词” 后的现实困境

基斯利察的 “无进展” 说辞背后,是多重压力的集中爆发:
  • 谈判僵局难破:俄方坚持 “北约不得在乌部署部队” 等核心诉求,与乌方 “恢复 1991 年边界” 的底线形成死结;
  • 外部援助摇摆:美俄总统会晤搁置后,西方对乌援助承诺出现松动,欧洲虽表态 “支持停火”,但未给出具体支持方案;
  • 内部民意承压:持续冲突导致的民生危机与兵力损耗,迫使泽连斯基政府需以 “强硬姿态” 稳定国内情绪。

四大死结:和平谈判为何陷入 “死循环”?

矛盾维度
俄方核心诉求
乌方立场底线
破局障碍
安全架构
乌克兰中立化,北约东扩止步
加入北约,获集体安全保障
美俄欧安全诉求根本冲突
领土争议
承认现有实际控制区(含四州入俄)
恢复 1991 年边界,收复全部失地
战场态势难以短期内逆转
责任认定
追究乌方 “纳粹化” 责任
追究俄 “侵略罪”,索赔战争损失
历史叙事与国际法理认知对立
外部干预
要求西方停止军援乌方
依赖美欧武器与经济支持延续对抗
大国博弈远超俄乌双边范畴

未来推演:停摆之后,冲突将走向何方?

🔹 短期:军事对抗大概率升级

俄方可能加大对乌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冬季临近),乌军则依托西方援助继续袭扰俄边境目标。值得警惕的是,俄核威慑言论近期频次上升,或试图以 “极限施压” 迫使西方施压乌方重返谈判。

🔹 长期:谈判窗口未完全关闭

  • 触发条件 1:战场出现决定性转折(如某方失去关键战略支点);
  • 触发条件 2:美俄博弈妥协 —— 特朗普政府对乌政策摇摆,若重启 “普特会” 可能重塑斡旋格局;
  • 触发条件 3:人道主义危机突破临界点(如大规模难民潮、能源断供引发饥荒)。

国际警示:停摆背后的全球连锁风险

俄乌谈判停摆不仅加剧地区动荡,更冲击全球安全秩序:欧洲能源安全再度受胁,粮食价格因黑海航运不稳定波动,发展中国家 “劝和促谈” 的努力也因双方强硬立场受挫。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每一次谈判窗口关闭,都是对人类共同安全的伤害”。

你怎么看?

乌方年底前拒谈是 “以拖待变” 的智慧,还是 “自断后路” 的冒险?俄方 “以打促谈” 能否实现战略目标?欢迎留言分享观点,关注获取冲突最新推演!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