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中红外太阳磁场望远镜启用,填补国际天文观测空白
中红外太阳磁场望远镜的技术突破
AIMS望远镜的核心技术特点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太阳磁场精确测量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望远镜)于近日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全球首台专门用于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观测的设备正式投入使用。该望远镜位于青海省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基地,海拔4200米,其独特的中红外波段观测能力为太阳物理研究开辟了全新窗口。
填补国际观测空白的重要意义
传统太阳望远镜主要工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而中红外波段(8-10微米)的太阳磁场观测一直是国际空白领域。AIMS望远镜的成功运行首次实现了对这一波段的系统性观测,将帮助科学家更精确地测量太阳磁场强度,特别是对弱磁场的探测能力比现有设备提升一个数量级。
AIMS望远镜的科学目标与应用前景
太阳磁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该望远镜配备了自主研发的高灵敏度中红外探测器,能够实现对太阳磁场的连续、高精度监测。通过观测太阳中红外波段的塞曼分裂效应,科学家可以获取更准确的磁场强度数据,这对研究太阳活动周期、日冕加热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天气预报能力的提升
AIMS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将显著提升空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太阳磁场的变化直接影响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空间天气事件的发生,通过中红外波段的高精度磁场测量,可以更早预警可能影响卫星导航、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天气事件。
中国在天文观测领域的技术领先
自主创新的技术突破
AIMS望远镜的建设历时6年,攻克了中红外探测器研制、大气湍流校正等多项技术难题。望远镜采用了自适应光学系统,能够有效补偿大气扰动对观测的影响,确保获得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太阳观测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
国家天文台表示,AIMS望远镜将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观测申请,其获得的数据将通过国际太阳物理数据平台共享。这一举措将促进国际太阳物理研究的深入发展,为理解恒星磁场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