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角大楼采访新规引发媒体集体抵制:至少 30 家媒体记者交还证件离场

美国五角大楼采访新规引发媒体集体抵制:至少 30 家媒体记者交还证件离场

**
新华社北京 10 月 16 日电 美国国防部一项采访新规于近日正式生效,引发媒体界强烈反弹。至少 30 家媒体的记者因拒绝签署新规知情文件,于 15 日集体交还五角大楼采访证件、清空办公区域后离场,这一事件再度引发外界对美国 “新闻自由” 真实性的质疑与讨论。
美国五角大楼

美国五角大楼

(配图说明:这是从空中拍摄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2020 年 2 月 19 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一、新规严苛受限:记者采访权限遭 “一刀切” 压缩

美国防部上月出台的这项采访新规,对记者在五角大楼内的活动范围与信息获取渠道作出大幅限制,核心条款直指记者正常采访权利:
  1. 活动范围 “锁死”:除国防部人员全程陪同外,记者不得进入五角大楼内大部分区域,仅能在非机密区域活动,彻底切断了记者与核心办公区的接触可能。
  1. 信息获取 “设卡”:若记者向国防部任何人员索取 “未经国防部长批准发布的信息”,国防部长可直接撤销涉事记者的采访资格,甚至可能将记者推向 “面临起诉” 的风险边缘。
为强制推行新规,五角大楼给出明确 “最后通牒”:要求记者在当地时间 14 日 17 时前签署文件,确认已知晓新规内容;若拒绝签署,需在次日(15 日)交还采访证,并清空在五角大楼内的办公场所,不留任何缓冲空间。

二、媒体跨派联合:从 “对立阵营” 到 “一致抵制”

面对严苛新规,美国媒体界打破以往立场分歧,呈现出罕见的 “跨阵营统一战线”—— 拒绝签署知情文件的记者,既包括被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的 “主流媒体”(如美联社、《纽约时报》),也涵盖特朗普曾公开 “力挺” 的保守派媒体(如福克斯新闻频道、大全新闻网)。据路透社核实,此次参与抵制的媒体数量至少达 30 家,覆盖美国媒体光谱的主要阵营。
15 日下午,抵制行动进入高潮:记者们有序地将纸箱、办公椅、个人照片、军事地图、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与私人物品搬至停车场,在向五角大楼工作人员正式交还采访证后,约四五十人列队集体离开。美联社记者现场表示,各家媒体在此次行动中 “完全同步、毫无分歧”,用统一行动表达对新规的强硬反对。

三、双方态度对立:五角大楼 “轻描淡写” vs 媒体 “痛斥压制”

1. 五角大楼:辩护后 “沉默”,防长态度引争议

针对媒体抵制浪潮,五角大楼首席发言人肖恩・帕内尔曾于 13 日提前 “灭火”,声称新规仅是确立 “常识性媒体程序”,要求记者签署文件 “只为确认其了解规则,而非强制同意”。但在 15 日记者集体离场后,五角大楼却突然 “失声”,拒绝就事件最新进展作出任何回应,前后态度的巨大反差引发舆论质疑。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行为更添争议色彩:
  • 作为前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持人,赫格塞思上任后被指 “系统性封堵信息渠道”—— 至今仅举行过两次正式新闻吹风会,此前还曾卷入 “群聊门” 泄密风波,与多家媒体爆发公开口水战。
  • 13 日,他更是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的 “拒签声明”,并配上 “挥手告别” 的嘲讽表情,被解读为对媒体抵制行动的 “公然挑衅”。

2. 媒体协会与记者:怒斥新规 “扼杀新闻自由”

代表常驻国防部记者的 “五角大楼新闻协会” 在 15 日发布的声明中,将当天痛斥为 “美国军事新闻报道史上的黑暗一天”。该协会此前已明确指出,五角大楼新规 “本质是压制新闻自由,甚至可能让记者因正常履职而遭遇法律追责”。
多名一线记者也公开表达不满与无奈。美国《防务新闻》周刊负责空军报道的记者斯蒂芬・洛西直言:“我们从未被允许进入机密区域或官员办公室,新规却凭空暗示记者会在五角大楼内‘偷听’或‘违规获取信息’,这是对记者职业操守的恶意抹黑。”
即便被迫离开五角大楼,记者们仍态度坚决:“新规或许能切断我们在五角大楼的办公渠道,但绝挡不住我们报道美国军事新闻的脚步。”

四、特朗普 “站台”:力挺防长,再批媒体 “不诚实”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 14 日回应记者提问时,明确站在五角大楼一方。他表示,赫格塞思已就采访新规与自己沟通,赫格塞思认为 “部分媒体的报道对世界和平及美国国家安全极具破坏性”;特朗普本人也再度炮轰媒体 “非常不诚实”,间接为五角大楼的严苛新规 “背书”。

五、关键背景:五角大楼采访证的 “含金量”

据路透社解读,五角大楼采访证并非普通证件 —— 持有该证件的记者需通过严格背景审查,可在五角大楼非机密区域办公,并能在 “五角大楼新闻办公室”(与核心办公区仅隔一条走廊)直接接触国防部发言人,这是记者获取美军一手信息的核心渠道。此次新规引发的抵制事件,实质上意味着部分记者与国防部的 “直接沟通桥梁” 被强行切断,将对美国军事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深度产生直接影响。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