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网站是财政部主办的国家级政府采购综合服务平台,核心定位是 “整合全国政府采购信息、规范采购流程、服务多方主体”,覆盖 “采购信息公开、政务服务办理、监督管理、政策支持” 四大核心领域,为政府单位(采购人)、企业(供应商)、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及公众提供 “一站式” 政府采购服务,是落实 “阳光采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载体。
平台功能围绕 “采购全生命周期” 搭建,模块清晰且针对性强,适配不同用户的核心诉求:
采购公告与结果公示
- 分 “中央单位” 与 “地方单位” 两类,涵盖所有采购环节:
- 招标公告:如重庆大学活细胞工作站招标、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电器采购招标;
- 结果公告:中标 / 成交结果、更正公告(如招标参数调整)、终止公告(如项目暂停);
- 特殊采购方式:单一来源采购审核前公示、竞争性谈判 / 磋商公告,确保特殊采购流程合规透明。
- 支持按采购类型(货物、服务、工程)、地区、时间筛选,企业可快速定位目标商机。
关键信息前置公开
- 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提前公示政府单位的采购计划(如采购品目、预算、时间),企业可提前筹备投标;
- 合同与验收公开:公示政府采购合同(含金额、履约期限)、公共服务项目验收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 中小企业预留项目公开:公示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项目的执行情况,保障中小企业参与权益。
企业(供应商)服务
- 投标支持:查询采购公告、下载投标文件范本(如质疑函、投诉书模板)、了解节能环保 / 绿色建材采购要求;
- 信用与维权:通过 “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管理系统” 查询自身及合作方信用,通过 “投诉举报受理窗口” 反馈违规问题(如围标串标)。
政府单位(采购人)服务
- 采购执行:使用 “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 发布公告、生成合同、公示结果;
- 专家管理:通过 “评审专家监管系统” 选聘专家,查询各地区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标准。
代理机构与专家服务
- 代理机构:在线完成登记备案、查询 “代理机构不良行为记录”;
- 评审专家:注册入库、参与 “远程异地评标”(如全国推开的新模式)、学习评审错误案例(如湖南发布的评审常见错误)。
失信与处罚公示
- 公开 “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代理机构不良行为记录”,曝光围标串标、提供虚假材料等违规主体;
- 公示投诉处理结果:如河南省财政厅投诉处理决定书、浙江省财政厅行政处罚公告,明确违规后果。
专项整治与监管
- 发布监管动态:如内蒙古整治围标串标、安徽开展政采大练兵、陕西加强履约验收管理;
- 抽检与案例:公布政府采购监督抽检结果(如消防装备投诉处理),发布指导性案例(如 43 号、42 号案例),明确采购争议解决标准(如 “投标文件交货期表述不一致是否废标”)。
法规与解读
- 汇总政府采购核心法规:如《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国务院 “政府采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 通知;
- 权威解读:财政部负责人解读政策要点(如 “本国产品标准如何执行”“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避免主体因规则不清违规。
实务与国际参考
- 实务指南:发布 “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及产品选购指南”“框架协议采购操作指引”;
- 国际采购:介绍波兰、津巴布韦等国公共采购市场动态,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商机;
- 专家视点:解读热点问题(如 “本国产品标准对企业的影响”“评审专家履职要点”)。
- 找商机更高效:全国采购信息 “一网查询”,无需逐个关注地方平台;
- 避风险更精准:提前查看采购意向、查询合作方信用,避免参与违规项目;
- 维权有渠道:明确投诉举报流程,配套文书范本,降低维权成本。
- 采购更合规:全流程信息公开、系统强制留痕,避免 “暗箱操作”;
- 执行更高效:远程异地评标减少地域限制,电子化系统替代纸质流程;
- 监管更便捷:实时掌握采购执行情况,通过失信名单规避合作风险。
- 公众可查询政府采购预算、合同、结果,监督财政资金使用;
- 中小企业权益有保障:预留项目公开、投诉渠道畅通,提升中小企业参与度。
是财政部统筹全国政府采购的 “官方总枢纽”,不仅是信息公开的窗口,更是采购全流程的 “实操工具”,实现 “全国政府采购业务一网通办、信息一网通查”。
- 信息全覆盖:从中央到地方、从招标到验收,所有采购环节信息无遗漏;
- 服务全闭环:从意向公开到投标、合同公示到维权,企业与政府单位的需求均可在平台完成;
- 监管全穿透:失信名单、处罚公告、投诉结果实时公开,形成 “违规即曝光” 的震慑机制。
平台通过 “透明化、电子化、标准化” 推动政府采购改革,不仅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障财政资金高效使用,还能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让政府采购成为 “公平竞争、支持中小企业、绿色低碳” 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