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平台是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打造的专属专利业务办理系统,核心定位是 “支撑专利申请、审查、缴费、复审无效等全流程线上化”,为企业、发明人、代理机构等专利相关主体提供标准化、便捷化的专利业务服务,是落实专利业务数字化、提升办事效率的关键官方入口。
平台功能围绕 “专利办理刚需” 搭建,以 **“业务办理 + 系统服务 + 专项支持”** 为核心,覆盖从申请到维权的关键环节,操作指向性极强:
电子申请文件提交推动专利申请数字化,核心支持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 提交专利电子申请文件(2025 年 9 月 29 日通知进一步推广该格式),替代传统纸质材料,减少提交周期;同时配套 “WORD 转 XML 编辑器”(系统更新通知提及),帮助用户将常用的 WORD 文档转换为符合要求的 XML 格式,降低技术门槛。
缴费与票据服务提供专利缴费相关服务,包括缴费操作指引与票据管理,平台会发布缴费票据服务维护通知(如 2025 年 5 月 15 日维护通知),提前告知用户维护时间,避免影响缴费进度,确保专利费用缴纳、票据查询 / 下载全线上完成。
审查信息与结果查询支持专利审查相关信息查询,2025 年 6 月 27 日通知明确 “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服务” 新增 “复审无效决定” 和 “口审公告” 查询功能,用户可实时了解专利复审、无效宣告的审查结果,以及口头审理的时间、地点等公告信息,掌握业务进展。
系统运维与更新通知实时同步系统状态,如 2025 年 9 月 29 日发布 “专利业务办理系统及 WORD 转 XML 编辑器版本更新通知”,告知用户系统功能升级、编辑器优化内容;发布缴费票据维护通知,提前预警服务暂停时段,帮助用户合理安排办理时间。
使用指导与问题解答提供 “系统使用手册”(2023 年 1 月 9 日发布)和 “常见问题解答”(2023 年 1 月 9 日发布),涵盖系统注册、文件提交、缴费操作、查询方法等基础疑问,新手用户可通过手册快速上手;同时公开 “专利业务办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咨询邮箱”(2025 年 9 月 24 日说明),用户遇特殊问题可通过邮箱获取官方支持。
专利复审和无效业务作为专项板块,提供专利复审(对驳回决定不服的申诉)、无效宣告(请求宣告他人专利无效)的线上办理入口与指引,配合新增的 “复审无效决定查询” 功能,形成 “申请 – 查询 – 结果跟踪” 的闭环服务。
专利合作条约(PCT)业务支持国际专利申请,发布 PCT 相关政策通知,如 2025 年 8 月 29 日 “中欧 PCT 国际检索单位试点项目欧洲专利局国际检索费费用标准修改的通知”,明确国际专利申请中的费用调整,帮助有国际专利需求的用户(如出口企业、跨国研发机构)了解最新收费政策,顺利推进国际申请。
用户无需线下前往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地方代办处,所有专利核心业务(申请文件提交、缴费、结果查询)均可线上完成,尤其是 XML 格式电子申请和线上票据服务,大幅减少纸质材料打印、邮寄及现场排队时间。
系统实时发布运维通知、费用标准调整、查询功能升级等信息(如 PCT 检索费修改、复审无效查询新增),用户可第一时间掌握政策与系统变化,避免因不了解更新导致的申请延误、费用错缴等问题。
无论是国内专利申请、复审无效维权,还是国际 PCT 申请,平台均提供专项支持,尤其是中欧 PCT 试点的费用通知,为企业 “走出去” 布局国际专利提供清晰指引,降低国际专利申请的信息差。
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专利业务打造的 “专项线上办理系统”,区别于综合信息平台,专注专利申请、缴费、审查查询、复审无效等实操环节,是专利相关主体办理业务的 “唯一官方线上入口”。
- 业务极聚焦:仅覆盖专利全流程业务,无冗余内容,用户可快速定位 “申请、缴费、查询、维权” 等需求;
- 服务全支撑:从系统使用手册、常见问题到咨询邮箱,形成完整的使用支持体系,降低新手操作门槛;
- 动态性强:实时同步系统更新、政策调整(如费用标准、查询功能新增),确保服务与最新专利法规、审查要求同步。
平台通过推动专利业务 “全线上化、标准化”,不仅能提升专利办理效率、降低创新主体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还能助力专利审查流程透明化,为 “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 提供数字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