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平台是国家统计局主办的官方统计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核心定位是 “全开放提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核心统计数据”,覆盖 “宏观经济、民生价格、行业运行、社会发展” 四大领域,通过 “数据发布、查询、可视化、解读” 四位一体服务,为公众、企业、研究者、政府单位提供权威、及时、可理解的统计数据,是了解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 “数据百科全书”。
平台功能围绕 “数据获取与理解” 搭建,模块清晰且实用性强,适配不同用户的核心诉求:
- 生产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源生产情况(如煤炭、电力产量)、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反映工业景气度);
- 需求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数据)、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情况;
- 综合端: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季度 / 月度报告,汇总 GDP、就业、收支等整体数据,直观呈现经济走势。
价格与民生数据关联公众生活与企业成本,关键数据包括: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食品、交通、医疗等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变动,如 2025 年 5 月 CPI 同比涨幅;
-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反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关联企业盈利与产业链成本;
- 房地产价格:70 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分新建、二手住宅),每月固定发布,是房地产市场分析的核心依据;
- 生产资料价格: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如钢铁、煤炭、化工产品)市场价格变动,服务企业采购与生产决策。
发布日程透明化提前公示每月 / 每季度数据发布计划(如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报告 9:30 发布”“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10:00 发布”),用户可按日程提前关注,确保数据获取的时效性。
全维度统计数据库
- 基础数据库:提供中英文双版本,涵盖 1949 年以来的历史统计数据,支持按 “指标名称、地区、时间” 多维度筛选,例如查询 “2010-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专项数据库:包含 “投入产出表”(2002-2020 年多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金流量表” 等深度数据,满足学术研究、政策制定的专业需求。
可视化工具:让数据 “会说话”
- 动态图表:通过柱状图、折线图、饼图呈现数据,例如 “2011 年平均每人现金消费支出构成”(食品占 30%、交通通信占 14%),直观展示民生支出结构;
- 互动界面:支持自定义时间范围、指标对比(如不同省份 CPI 同比涨幅对比),无需专业工具即可完成基础数据分析,普通用户也能轻松理解。
平台配套 “数据解读” 服务,解决 “看数据不懂含义” 的痛点:
- 官方权威解读:国家统计局各专业司统计师(如工业司、投资司、城市司)针对核心数据发布解读,例如 “2025 年 6 月 PMI 解读” 分析制造业景气度变化原因、“5 月 CPI 解读” 说明食品价格对通胀的影响;
- 深度问答互动:新闻发言人就月度 / 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回应热点问题(如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原因”“消费市场恢复亮点”);
- 解读形式轻量化:以短文、“一图看懂” 为主,避免专业术语堆砌,例如用 “PMI 高于 50% 为荣枯线” 通俗解释工业景气度。
- 多渠道获取:除网页端外,支持 “统计微讯” 微信公众号获取数据推送,方便移动端随时查看;
- 新手友好工具:提供 “如何使用数据库” 帮助文档、“玩转统计数据库” 编者说明,指导用户筛选指标、导出数据;
- 中英文双语服务:数据库含英文版(National Data),满足国际用户获取中国统计数据的需求。
普通用户可查询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如 CPI 涨幅、70 城房价),通过解读理解 “物价是否稳定”“房地产市场走势”,辅助消费、购房等决策;同时获取民生相关数据(如居民收支、教育医疗支出),了解社会发展动态。
企业可通过工业增加值、PMI 判断行业景气度,通过 PPI、生产资料价格预判成本变动,通过消费数据定位市场需求(如某类商品零售增长情况),为生产计划、定价策略、市场拓展提供依据。
- 研究者:获取历史数据(如投入产出表、人口普查数据)支撑学术论文、行业报告,避免非官方数据的偏差;
- 政府单位:依据宏观经济数据(如 GDP、投资增速)制定政策,通过区域数据对比(如不同省份工业增长)优化资源配置。
是国家统计局对外提供统计数据的 “唯一官方总入口”,区别于地方统计平台,聚焦 “全国性、核心级” 数据,是中国经济社会运行数据最权威、最全面的公开渠道。
- 全开放:所有数据免费公开,无查询门槛,体现 “统计数据全民共享” 理念;
- 全维度:从宏观经济到微观民生,从月度高频数据到年度深度数据,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
- 强解读:配套官方解读,将 “数据数字” 转化为 “经济逻辑”,降低专业数据的理解门槛。
平台通过 “数据透明化、服务便捷化”,不仅保障公众的 “数据知情权”,还为企业决策、学术研究、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助力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 的治理模式落地。